0791-85997085
先问你一个问题:“一家企业,什么是他最宝贵的资源?”
相信很多人,都会有答案:是人。
人是最重要的,人,是成功的关键。昨天,今天,永远......人才有多重要?
乔布斯曾说:“过去我认为一个重要的人,有用的人,优秀的人,能顶两个平庸的人才,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,一个优秀的人是能顶50个人才的。”
识别人才,成为每个管理者的基本功。那该如何识别人才,用好人才呢?
用一个公式总结:人才素质= 体力 x 心力 x 脑力。
01 体力,你能否又猛又持久?
体力,其实就是你的执行力,做事,你能否又猛又持久?
我从来没有见过,哪个事业成功的人,体力是不行的。一个病殃殃的人,是不太可能把工作做好的。
体力不好的人,脑部会供氧不足,脑力不可能活跃,更别说心力了,心力肯定跟不上。
工作,是一场漫长的修行。创业,更是一场漫长的修行。
优步创始人特兰尼以前做电话销售,每天被人拒绝上百次;
雷军创业时,长年累月在公司加班,几乎没有节假日。
他们为什么能成功?源于他们不达目标,绝不罢休,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。
这种不竭的动力,源于他们充沛的体力,对于成功的渴望。
所有工作,到最后拼的,就是体力。体力,就是战斗力。
在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涯中,就算我周末在外上课两天,周一我同样也能按时来到公司处理工作。
反观,公司内比我年轻的同事,他们通常都会调休一天,养精蓄锐。
而我却能连轴转,记得去年,我基本做到了“全年无休”,靠的就是我足够充沛的体力。
爱默生曾说:“生活中有一件明智的事,就是精神集中;有一件坏事,就是精力涣散。”
体力集中,你会专注于眼前的事情,不会胡思乱想。
作为员工,能不能拿到业绩,拼的是体力。
作为管理者,你能不能带团队打胜仗,拼的也是体力。
作为创业者,我们能不能在竞争中拼到最后,归根结底还是体力。
职场,不是一、两年,而是长达几十年,是一场超级马拉松。
俞敏洪,曾笑言自己“不着急”,他说:
你们用5年做成的事,我用10年去做,你们用10年做成的事,我用20年去做。
如果这样还不行,我就保持身体健康、心情愉快,到80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。
看似是笑谈,足够能看出他持久的体力。体力,是决定你走多远的基础。
02 脑力,你能否又强又专业?
脑力,我把它看成是学习力和专业能力。
脑力,并非一个天生不变的恒定值,它是可以终身发展的。
一个人,做好或做成一件事,通常取决于三个方面:
外界允不允许你做;
有没有意愿做;
有没有能力做。
允不允许,是外界因素,这里不做讨论。有没有意愿,是心力的问题,会在下文进行阐述。
有没有能力做,是成事的关键。这就是“脑力”。
脑力,是可以培养的。它会随着后天的学习和深度思考,不断实践提升起来的。
如何提升脑力?教你几种方法。
首先,要在事上练。有句话说得好,“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练。”
人只有在实践中,经受锻炼才能增长才干,就像刀在石头上磨砺,才能变得锋利。
陆澄曾问王阳明:平时无事时觉得自己修为很好,一遇到事情就会心乱,手忙脚乱,什么事都做不成,为什么?
王阳明回答:人需在事上练,静亦定,动亦定。
困难和挑战,都是磨炼的机会,都是增长能力的时机。
不经历一些险峻情况,不接一接“烫手山芋”,不当几回“热锅上蚂蚁”,何以练出真本事?
其次,是人上过,在人上进行过招。和高手过招,你才能成为高手。
和“臭棋篓子”下棋,会越下越臭。和水平比你差的人,你会越来越轻敌。
与高手过招,用白岩松的话说,就是“痛并快乐着”。
面对高手,你可能心情复杂,既紧张又兴奋,甚至还有一点沮丧。
因为要从高手中胜出,难度太大了。
但不管结果如何,你都能打起精神,发挥应有的实力,甚至是超水平的发挥。
与高手过招,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,才能更快提升自己。如果说成功有捷径,人上过是一条。
最后,是难上得。能力的提升,都是在磨炼过程得到的。
我们当年和环球资源竞争,对方无论从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上,都比我们强很多。
他们有杂志,有光盘,要品牌有品牌,要钱有钱。
有装备精良的销售工具,干的时间还比我们长。在客户中,也有一定的口碑效应。
我们当时连办公室都没有,住的是商住两用的农民房,没有销售工具,更没有正规的宣传资料。
但就算很难,我们依然也不放弃。
当时,记得我们有一条服务标准——“最快响应客户的需求”。发现一个市场需求时,通常会在一周内,就会出应对措施。
而环球,需要走流程,一份邮件,可能要等到下个月,才会有所应对。
我们就是在困难中,不断磨炼自己的能力。
因此,级别越高,越需要提升自己的脑力,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。
脑力的提升,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。
03 心力,你能否又稳又抗造?
有句歌词说得好,“阳光总在风雨后”。
但为什么有的人,即使知道风雨过后是彩虹,仍然会掉头往回走或者停滞不前?
根源在于,他们内心不够坚定,内心没有强大的心力。
什么是心力?心力就是内心的力量。
一个人,如果内心有一股强烈的信念,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情。
无论遇到什么困境,都不会气馁、不会妥协,会积极寻求办法,直到做成。
王阳明说:“意若诚,则心可正,心若正,则力可大、可坚、可久。”
心力,就像燃油之于内燃机一样,一旦被激发,就能焕发强大的动力。
我们常说,困难时期,是个人的分水岭。心力,在这中间,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心力,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,是体力和脑力的稳定器。
心力可以调动体力,心力也可以补充脑力。心力,也是每个人触底反弹的反弹力。
职场这条路很难走,每一个层级,都在升级打怪。
刚进入职场,往往是我们最容易“心力交瘁”的时候。每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、接连不断的小麻烦。
今天客户挂断电话了,明天客户延迟打款了……关关难,关关要过。
好不容易爬到管理层,变成了“夹心饼干”,上有老板,下有员工。每天要处理团队出现的各种问题。
做了老板,前面没路了怎么办?压力得有多大?
马老师曾说,下辈子让他重新选择,他不会创业。我也是如此。
心力不够强大,我们在每个层级,都会“死掉”。职场,是一场长跑。
以前我们面试,特别喜欢问候选人:
你这辈子吃过最大的苦是什么?
你这辈子吃过的最大的亏是什么?
你这辈子受过最大压力是什么事?
通过这些问题,判断这个人的内心,是不是足够强大?
如果他能扛过来,他的心力,一定是强大的,他得受多大委屈,才可以撑过来啊!
尤其是作为管理者,我们一定会有被冤枉、被员工错怪的时候。
如果你心力不够强大,就算你的体力、脑力越好,扛不住冤枉和挫折,你肯定长不大。
“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”。就是这个道理。
最后总结一下。人才素质=体力 x 心力 x 脑力。这中间,一定是“ x ”,而不是“ + ”。
它就像业绩=量 x 技能 x 心态一样,牵一发动全身。每一个的提升,都会对最终的业绩产生很大的影响。任何一项为负数,都会影响整体。
体力不支,精力就会涣散,继而心力就会不足。脑力不足,哪怕体力再旺盛,意愿度再高,你也很难做好事。最可怕的是,心力不足,即使体力和脑力再强,也很难成事。
稿件来源:俞朝翎
网页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6rbVDkSvsYpjibiAqu-nA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