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

0791-85997085

你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力资源 > 人才培养

浅谈国企人才培养

日期:2023年05月13日   文章浏览击数:1716

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、科技自立自强、人才引领驱动,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,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。

 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,人才体系建设通常都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。如何将指导意见落地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的人才管理成果,是每一位国企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。在此,我也通过一些文献和数据粗浅谈谈自己的观察与建议,希望能够为企业在人才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提供一点参考。

 我认为,首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:

 “引导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推动能上能下、能进能出,形成能者上、优者奖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良好局面。”

 1、企业这边应当确保人才考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,并与企业实际相匹配,不能只是唯业绩论,还需建立以政治表现、能力素质、工作业绩等为核心的全面评价体系。

 2、分层分类构建科学的管理人才考评体系。摸排人才现状,针对不同层级、不同职能的管理人才,从其实际表现、能力、潜力等方面着手,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实施考核评估。

 其次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:

 “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、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贤,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,选拔忠诚有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。”

 1、企业要周期性地进行人才盘点,把科学选人变成常态化;摸清关键专业人才队伍、高潜人员人才队伍,不断健全人才发掘机制。

 2、建立干部“能上能下”机制,把好入口关。在关键岗位晋升环节引入人才测评,对于人才的“硬技能、软实力”进行全面考察,作为晋升重要依据,并由人力资源与业务部门领导共同组成专业评价组,从而塑造科学选人、公平公正用人机制。

 3、梳理规范人才档案库,以集团公司为例,要落实各单位人才盘点工作,形成分、子公司人才地图档案,为企业未来的人员配置打下基础。

 再次是关注年轻队伍建设:

 “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,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。”

 1、加强对人才潜力的评估。基于已有客观成就指标(如:关键成就、履历学历、经验经历)和发展性指标(如:抗压韧性、学习意识、合作开放等)对人才的能力及潜力进行综合评估,择优纳入到青年人才队伍中,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和水平。

 2、基于人才成长规律设计青年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。采用导师制,明确每个成长关键节点的成功因素和阻碍因素,根据共性和个性的知识及能力短板,构建体系化、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,通过专题培训、轮岗锻炼、人才交流、基层锻炼等多元化形式促进人才加速成长。

 3、做好超前储备工作,分层实施组织内不同单位或部门人才储备计划。例如,在已有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,增加针对年轻人员的系列性、阶梯性培养计划,形成集聚效应、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,开发、盘活、管理、增值人才。同时定向招募优秀学生,实施管理培训生计划,从而吸引顶尖目标院校优秀毕业生。

 最后是对青年人才实施动态化管理:

 采用人才池、人才库等发展方式,对人才的成长进行专人专项的跟进,过程留痕。对优秀的人才及时提拔重用,对考评不理想的人才需要建立合理科学的机制进行提醒和监督。确保青年人才队伍始终保持生态循环,真正实现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”。

 当下,国企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,更需要企业深入贯彻并落实人才强国战略,把“后继有人”作为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,用心、用情加强国企人才的发掘及培养,努力开创企业管理人才工作新局面。


稿件来:北大纵横微信公众号

网页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9dt_3pkKmsux2l-bl5TdxQ
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150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