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

0791-85997085

你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敏灸发展 > 国医文化

茱萸:登高扦枝佳话成

日期:2024年09月03日   文章浏览击数:1599

 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唐代王维这首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,广为传诵。

遍插茱萸

 九月初九重阳节,又叫重九节。奇数为阳,偶数为阴,阳数中九为最高,双九即为双重阳极之数,而得重阳之名。古代的帝王称九五至尊,取五居正中、九为阳极之意。

 重阳节日月都逢九,二阳相重,古人也认为这时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候。重阳节插茱萸、饮菊花酒,利用中医药进行避瘟驱毒的活动,也反映了古人预防疾病的观念。

 重阳时节人们佩戴茱萸、菊花,既有辟邪的寓意,又是美观的饰品。菊花被称为“延寿客”,有延年益寿的寓意。而重阳节佩戴的茱萸跟防病驱邪有关,人们把吴茱萸称为“辟邪翁”。重阳节佩戴的应是具有芳香气的吴茱萸。

吴茱萸

 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(Juss.)Benth.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。

 吴茱萸开小白花,秋后成熟时,果实大小似花椒,会裂开5个果瓣。果实嫩的时候是黄色的,然后会慢慢变成紫红色。吴茱萸在秦岭以南均有分布。

 唐代陈藏器记载,茱萸南北总有,入药以吴地为好,所以有吴之名也。吴地大概指古代吴国的领地,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部分地区。

 苏颂是北宋中期的博物学家,他在《本草图经》中也曾提到吴茱萸:今处处有之,江浙、蜀汉尤多……九月九日谓之上九,茱萸到此日,气烈熟色赤,可折其房以插头,云辟恶气御冬。他记载江浙、蜀汉尤多,不代表北方没有。

 南梁吴均所著的《续齐谐记》中记载了一段吴茱萸防疫的神奇传说。相传,汉朝的桓景跟随一位能医重病的方士费长房学道。费长房对桓景说,九月初九你家将有大灾,赶快告诉家里人准备一个彩色的袋子,装上吴茱萸,系在胳膊上,出门登高去。桓景照着做了,一家人登高回来一看,家里饲养的家畜都突然死亡了。家人因为外出才得以幸免。

 汉代刘安的《淮南万毕术》中还有这样的记载:“井上宜种茱萸,茱萸叶落井水中,饮此水无瘟疫。悬其子于屋,避鬼魅。”这和民间“橘井”的传说非常相似。橘井的故事中,人们是将橘子叶放到水中。其实吴茱萸和橘子同样来自芸香科,它们的叶子具有相似的芳香辟秽功效。芸香科植物的特点是香气浓郁,只要揉一下它的叶子就能闻到香气。同科的柚子、橙子也是如此。

吴茱萸汤

 吴茱萸气味辛烈,历代医家多用吴茱萸的辛温大热之性来温里散寒。张仲景有一首名方——吴茱萸汤,能温肝暖胃,是治疗呕吐、头痛的经典名方。

 有一个传说,春秋时期吴国每年都要向邻国楚国进贡。吴国使者听说楚王有胃寒腹痛的顽疾,为了讨好楚王,就把本国产的吴茱萸等药献给了楚王。但楚王没看上这些药材,以为吴国使者是在戏弄他,把使者赶出了王宫。楚王身边的一位朱姓大夫识得进贡的药材,悄悄把药材保管了起来。第二年楚王腹痛旧病复发时,朱大夫就将吴茱萸拿出来煎药给楚王服下,药物马上起效。楚王重赏了这位大夫,并问用的什么药。大夫就把事情原委汇报了一遍。楚王听后便让楚人广植茱萸,同时药名中的“茱”字也为纪念这位朱大夫,加上了一个草字头,就有了吴茱萸之称。

 当然,这只是一个传说。不过,通过这个故事,让人们记住了吴茱萸温中止痛的功效,及它的主产地在古代吴地、江浙一带。

 吴茱萸也可以外用。中国中医科学院谢海洲教授十分平易近人,也是我非常尊崇的老师。我曾经跟他一起到河北安国、广西靖西药市进行实地考察。谢老师介绍过一个他外用吴茱萸的妙招:碰到男子阴囊湿疹的情况,用吴茱萸煎汤外洗,一般五次就可治愈。

山茱萸

 中药里的另外一种茱萸,名叫山茱萸。它是来源于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.etZucc.的干燥成熟果肉。山茱萸味酸涩,性温,无毒,有补益肝肾、涩精固脱的功效。

 山茱萸的生活环境是温带山地,生长于海拔400~15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,分布很广,适合阴凉湿润、土质肥沃的土地。现在山茱萸有两个主产区,河南和浙江的桐庐、淳安。除河南、浙江外,其他地方虽有分布,但产量都不够多。我到过河南伏牛山的产区,当地山茱萸的人工栽培技术已经大面积推广了。

 山茱萸是一种乔木,寿命和人差不多,可以活到100来岁。山茱萸一般在树龄10年时开花结果,在25岁到70岁的这段时间,是它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。每逢春天,黄色的小花开得特别艳丽,远远望去给人铺天盖地的感觉。秋天里,红色的果实会挂满枝头,一粒粒果实就像一颗颗红色的玛瑙一样,山茱萸果实虽然美观但并不美味,味道特别涩。

 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提到山茱萸又名肉枣。其实,从植物学来看,山茱萸与大枣、酸枣都没有关系。山茱萸和枣相似之处是果实成熟后,外表都是红的,而且里面有一粒种子,就像大枣的枣核一样,两头尖。但山茱萸果肉很少,只有薄薄的一层,药材市场上它还有个别号叫“枣皮”。

 到了收获山茱萸的季节,当地的老人会坐在山茱萸树下,用手将果核挤出来。他们向我介绍,一个老婆婆一天可以挤出10公斤的果实。在山茱萸的产地,满地都是山茱萸的果核。日积月累,地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果核,形成了一条自然而独特的迎宾大道。

 家喻户晓的六味地黄丸就用到了山茱萸。山茱萸可药食两用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。在保健品开发方面,未来也具有广阔的前景。“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王维诗中的茱萸究竟是指哪一种?引起了后人的猜测。我陈述了个人的见解。究竟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?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继续探讨。(赵中振  北京中医药大学《本草纲目》研究所)


 稿件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
 稿件链接:http://www.cntcm.com.cn/news.html?aid=257863

 责任编辑:刘君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150.png